|
“你知道董宇辉最厉害的是什么吗?”冯唐问俞敏洪。“博学多才,出口成章,大家都知道。”俞敏洪的回答不假思索。但冯唐却笑了,补上一句:“不,他最厉害的地方,是不懂权谋,却得了人心。”
这句听似调侃的话,回头看,却仿佛是冯唐对董宇辉命运的某种预言。在纷纷扰扰的“东方甄选”风波尚未彻底揭晓真相时,冯唐却早已一语中的,点破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——不是博学,不是口才,而是得人心。
董宇辉的博学与温润,不是凭空而来。从小,他便在父母的引导下与书结缘。董父董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没有应试的急迫,更多的是引导与激发。
在同龄孩子还在追逐打闹时,董宇辉已沉浸在书本世界中。从古典文学到西方哲学,从诗词歌赋到历史典籍,他的知识广度和语言表达能力,就在这段“静读”的少年时光里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他的底色,不是包装出来的“人设”,而是真实岁月里沉淀出的风骨。
从一位普通英语老师,到直播间里的顶流文化主播,董宇辉以“知识带货”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。他的直播不喊口号、不靠炒作,更多是温和地讲述、诗意地推荐,让观众在购物之外,也获得了一种精神慰藉。
他成了东方甄选最大的IP,也是那一段时间内公司最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。
俞敏洪也毫不吝啬地在公开场合赞美:“董宇辉很优秀,成名之后比以前更努力。”这似乎是一句肯定,但听懂的人,也能察觉其中的“另一层含义”。
当俞敏洪夸奖完董宇辉,冯唐一旁淡淡一笑:“我来替你翻译一下。”
第一句话:“不要骄傲,这些成就不全是你一个人的。”
——表面是夸奖,实则提醒他别居功自傲,公司也有公司立场和利益。
第二句话:“你还得继续努力,别松劲。”
——这是对未来的期许,更是对当下位置的警示。
第三句话:“没学到真本事前,别太看重钱。”
——提醒年轻人不要急功近利,尤其在还未掌握真正掌控资源的能力之前。 |
|